凸显学科特点 强化立德树人

各地动态 2021年6月9日 

    “以稳为主,充分考虑教情和学情,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难度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给学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今年的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采取了更为稳妥、细致的设计策略,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作用。”6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对今年高考地理试题进行了解析。
突出学科特点 彰显立德铸魂
“今年的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精准扶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等素材,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分析道。
例如,全国甲卷1—3题以新冠疫苗包装为背景,选择浙江丽水玻璃管和注射剂瓶的生产改变我国高端药用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案例。
“今年的试题引导学生理解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水平、农民劳动收益与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试题注重讲好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精选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依托脱贫攻坚中的典型案例,今年的试题展现多种扶贫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消除贫困、拒绝返贫的重大意义。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分析,如全国甲卷43题以京九铁路和昌赣高铁建设中两次“绕弯”苏区模范县——江西兴国为案例,体现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实现了脱贫攻坚任务,还弘扬了革命文化、赓续了红色基因。
丰富考查维度 服务人才选拔
“今年的试题既有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得出新结论,展现学科素养。”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是今年试题的突出特点。
例如,全国甲卷9—11题考查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思考地貌发育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机理;全国甲卷37题考查祁连山山麓的地貌、沉积物组成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从时间空间、内部外部的角度思考地理问题……
“今年的试题重视对地理过程与地理联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恰当推理。”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试题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问题解决路径的差异性、答案的多样性等方面,探索和尝试开放性试题新的设问视角,通过搭建多维度创新展示平台,克服封闭式设问和唯一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
优化内容设计 助推教学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从试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上看,今年的试题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立足学科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加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
“今年的试题进一步完善基础性考查方法,围绕学生比较熟悉的主干知识提供材料,但情境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分析道,试题强调的基础性并不是对单一、简单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而是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
例如,全国甲卷、乙卷1—3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全国甲卷7—8题和乙卷7—8题都体现了将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做题”转向“做人做事”的素养提升的命题思路。
此外,今年的试题通过选取生产实践场景设计典型任务,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到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锤炼意志、提高本领。“今年的试题着力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认同劳动的崇高和伟大,鼓励学生坚持以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补充道。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梁丹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09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

摘自:培训中心

  • 上条报道:志愿服务:高校教师思政教育新路径
  • 下条报道:作业设计如何谋“需求”



  • 地址(add):北京东城区胜古中路一号院3号楼 邮编(P.C.):100029

    E-mail:citmc@vip.163.com